管理办法: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日期:2024-01-10 19:04:44  发布人:科研处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的通知

各开发区、区县(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知发运字〔2022〕47号),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0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持续推进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推郑州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根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知发运字〔2022〕4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支持全面创新,以推动实现知识产权“两个转变”为主线,以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为目标,以满足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服务需求为导向,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方向,优化发展环境,培育服务主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行业秩序,强化分类指导,实现服务机构主体力、市场基础力和政府引导力“三力合一”,汇聚发展合力,营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创新要素资源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点线面结合,整体谋划、超前布局、有序推进,为创新驱动知识产权集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以发展重点区域、建设重点设施以及实施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端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领带动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优势资源集聚,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与示范引领相结合。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业规范管理,支持行业开放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巩固推广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高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展目标

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明显提升,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机构竞争力显著提升,服务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基本形成业态丰富、布局合理、行为规范、服务优质、全链条贯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成为加快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知识产权服务业贡献度明显提高。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成果产出率明显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效益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产业化明显加快。到2025年,建成30家市级以上专利导航服务基地、5家以上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10家以上省级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40家维权保护(援助)工作站、500家知识产权强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力争达到12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业产值占现代化服务业的比重明显提升。

——知识产权服务业布局更加合理。建立点线面结合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布局,着力推动郑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优先发展高新区、金水区、郑东新区和航空港区等重点区域;形成由荥阳市、高新区、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郑东新区、经开区、航空港区构成的L形知识产权服务带,引领带动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协同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由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构成的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围绕技术创新、文化创意和品牌创建,通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龙头企业等经营模式实现服务集成化发展,在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

——实现知识产权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智慧化和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实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500家,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到120家,商标代理机构达到1300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总数达到10家,知识产权服务综合平台和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家。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建设。

——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结构全面优化。引育一批高层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具有中国情怀、专业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服务队伍。培养600名执业专利代理师,选育100名市级以上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集聚1000名知识产权服务创业人才。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完善政策体系

1.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与产业、科技、金融等政策衔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政策与产业、科技、金融等融合,扩大行业规模,鼓励服务机构做强、做优。强化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导向,健全科技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在重大科技经济活动中明确对于知识产权配套服务的要求。

2.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配套支持政策。制定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市)、开发区出台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的支持政策,通过租金补贴和物业进驻等优惠措施,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向知识产权服务带和重点区域聚集。完善相关激励政策,支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专利导航和运营服务能力建设,更好服务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

3.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探索建立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规范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监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评优表先制度。支持成立郑州市专利代理师协会等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制定完善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业务指导、行业维权、执业培训等工作制度,引导行业协会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指导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考评工作,加强对会员的专业化支持服务和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

(二)推动服务平台建设

1.建设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信息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加快郑州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检索查询、统计分析服务。聚焦郑州、面向河南重点行业及企业提供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和专利导航的数据支持,更好服务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和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2.建设产业专利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专利密集型产业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和相关企业的产业布局、研发创新、技术引进、风险防控等。

3.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专利快速审查及快速确权,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在河南设立的第九巡回审理厅,对专利快速确权。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和郑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维权、保护等专业化服务,拓展公共服务功能,为行政执法和司法部门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知识产权运营转化,支持专利成果本地转移转化。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交易运营(郑州)试点平台,构建集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交易转让为一体的商用化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

(三)整合构建服务机制

1.构建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支持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援助、信息服务、管理咨询、运营转化、宣传培训等类型的综合服务,根据市场主体需求,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支持知识产权高端研究机构和专业智库建设,深入研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中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

2.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信息运用机制。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纳入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检索分析工具,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利用能力。鼓励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专利导航等知识产权检索分析服务,形成服务特定产业领域的专业特色业务。

3.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以示范区为引领,以高新区、金水区和郑东新区为重点区域,辐射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知识产权市场服务体系。建立快速维权机制,建设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40家。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机制,提升纠纷处理能力,建成立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和郑州商标中心、中原科技城,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郑州金水科教园区,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区、天健湖智联网产业园载体,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大厦,明确功能定位、完善配套设施,优先引聚、整合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援助、公证处、知识产权审理庭等,实现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服务全链条一站式办理。

4.构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构建资源共享的知识产权服务共同体,面向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评估、知识产权转让交易、知识产权项目融资等服务。引导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对创新主体创新能力评估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融资效率、优化融资环境。持续推动企业信用评级、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拍卖等知识产权服务的发展。

(四)培强培优服务机构

1.实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计划。开展品牌培育工作,通过分级分类评定,在重点服务领域进行重点培育,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在代理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商用化服务、咨询服务和培训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通过品牌培育带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培育50家在专利、版权、商标、品牌等方面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版权服务品牌机构10家,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版权评估、运营、交易、融资、监测维权服务品牌。对于获评国家、省、市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成立年限5年以上、专利代理师数量超过10人、年代理郑州市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择优给予一定奖励。

2.培育知识产权服务示范机构。遴选专利检索分析能力较强、服务经验丰富、发展潜力良好、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示范培育。完善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合理配置数据信息资源,贯彻《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完善成果发布共享机制,加强专利导航成果推广应用。开展国家、省、市三级版权示范联创活动,扶持一批骨干版权机构,孵化版权产业化重点项目,发展版权产业链,形成版权产业群。

3.加强服务机构与创新主体协同。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点对点专业化服务创新型企业,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以需求为导向,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通过建立企业与服务机构间的沟通桥梁,推动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利用服务机构的优质服务,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知识产权管理、咨询、运营、评估、金融和信息分析等专业人才,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规模。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为企业培育一批集高价值专利挖掘、检索、布局、运营等专业人才,鼓励参加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师等资格考试。对于考取专利代理师资格并在本市首次执业备案的,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取得中级、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并在本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从事知识产权实务2年以上的给予一定奖励。

2.加大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以及“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等人才工作专项,着力吸引各类“高精尖缺”人才。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多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学历、海外留学等高端人才,以及能够胜任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诉讼服务和涉外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10名左右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培养50名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企业家;培养100名实用性、复合型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化高层次人才,初步建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设立知识产权人才专项基金。

3.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职业培训。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育体系,支持专利代理行业协会及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行业培训,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阶段需求,组织精准化、专题化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活动,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新兴领域和重点产业、行业知识产权急需紧缺的管理人才、运营人才、专利分析人才、国际化人才等高端实务人才。建立专利代理师、知识产权师教育培训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培训工作。

(六)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

1.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对外合作交流。制定知识产权服务对外合作与发展计划,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不断拓展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支持专利代理师协会和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作用,争取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及相关行业组织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在知识产权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2.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国际化。通过适时组织业务论坛、境外学习等活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专业化运作模式,促进郑州市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支持资质好、信誉高、运作规范的机构积极开拓国际业务,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服务机构在郑州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办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3.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加强“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业市场研究,组织实施涉外知识产权及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培训活动。积极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作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引导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外向型企业提供海外专利导航等服务,为企业参加国际交流、海外专利申请布局和技术标准推广等提供专业化服务。对成功辅导一家及以上企业相关海外业务且成效突出的,年度择优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共同推进计划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横向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市、区县(市)联动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扶持和激励政策,加强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与知识产权服务业政策的衔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二是建立专家咨询指导机制,成立郑州市知识产权专家库,提供常态化的战略规划、咨询和业务指导。三是积极构建海内外优质服务资源对接共享机制,积极引育运营机构,导入国内外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服务资源,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建立持续稳定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各区县(市)设立发展专项资金。二是加大各级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力度,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项目中,列支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经费,用于购买知识产权决策规划、检索分析、发展咨询、宣传培训等服务。三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投入。

(四)强化统计监测。依托各类知识产权社会组织和知识产权专业智库,研究制定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目录和统计办法,持续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动态监测评估体系,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大数据分析系统。健全常态化的行业发展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准确掌握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状况及知识产权服务产业、企业发展成效。

(五)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政策宣传,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和新设机构、高端人才和创业人才宣传力度,激发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专业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化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开展行业宣传,树立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理念,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行业认知度、品牌影响力和从业吸引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郑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红头文件.pdf
核发: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Baidu
sogou